课堂上不敢说英语?传条微伯给老师听吧!自己录下来,再用微信的语音传送发送过去。
每天加班.没时间上培训斑?用微信课堂吧!随时随地、随你心塞。等公交、坐地铁的时间都可以用微信学习。
这个网校不错.怎么报名?怎么接受内容?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.什么都有了!
微信教育是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具体体现.通俗地说,就是把学校装进口袋里.。人们不需要定时定点去教室.也不需要端正坐好忍受束缚.在有网络的环境下,微信能帮助人们随时随地进行知识“充电.。
徽信与教育结合.有以下优点:
①微信有庞大的用户群.可以直接用手机QQ 登录微信。(2015年微信用户数
据报告》中指出.微信已搜盖中国90%以上的智能手机.近8090,用户关注徽信公众号,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的占41.1%.其次是方便生活的占36.9%和学习知识的占13.7%。一旦有用户将相应的教育资源上传或共享至微信平台(不一定非得通过移动设备,固定设备也可以完成这一过程).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教育资源进行移动学习。
②微信可以主动进行消息的精准推送,发布有声有图有文字的多媒体资信。同时.可以在后台对用户进行跟踪,查看用户对推送消息的浏览情况.保证了教学的时效性。以前学生在课下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学校里请教老师,这就使得学生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答,而宝贵的课堂自习时间又被过多地占用。微信的及时沟通功能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。
③考虑现在的生活节奏较快.不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,都无法抽出连续的时间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学习。而微信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、消息推送等功能.适合学习者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,以及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快速响应。教学双方在不断的留言交流中,可以实时地建立一对一的沟通环境,而无需专门的预约和安排。
④微信平台提供朋友圈功能,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辅助。任何一个在现实中存在的班级或学习组织,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的圈子.在网上建立实时交流和分享。不同兴趣爱好者之间通过搜索功能,也可以在微信上建立虚拟班级和虚拟课堂。例如,迎园中学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平台,别出心裁地创立了“三百字团”的专栏,专门发表学生的作品。通过这个公众平台,任课教师、学生家长都可以看到学生发表的作品,并会把学生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。复旦大学的学生社团,除了全体200余成员都参加的微信大群,还有不同兴趣小组的微信小群、各种李务工作组的功能群;为避免无关内容淹没大群的通知信息.还另设了一个专供灌水的“水群”。这些聊天群就像无数张大小不一、疏密各异的蜘蛛网,将社团成员连接在一起。
⑤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分享能力,将网络上的所有教学资源整合起来。通过扫描二维码、推送信息等功能.学习者可以通过微信链接到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学习资源,进而实现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。
中国的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地拥抱微信教育。微信是学校的宣传阵地,便捷了校务管理。通过扫码关注相应的公众号,便可以了解学校新闻、院系动态、最新讲座、校园地图等资料。例如,复旦大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涵盖了校情总览、就业信息、考试安排、成绩查询、互动交流等方.方面面。